2019-09-26 16:00
來源:永州日報
人物檔案:曾令平,男,永州市產商品質量監督檢驗所副所長,永州市慈善志愿者協會發起人之一,先后榮獲“永州市優秀青年衛士”“永州慈善十佳志愿者”“永州市雷鋒式優秀志愿者”“湖南好人”等稱號,他身體力行,推動永州慈善志愿活動常態化、規范化發展。
十多年來,他每年為公益活動義務行車近一萬公里,無私奉獻,全身心服務社會,不停地走訪、幫助困難群眾;他發起成立了永州市慈善志愿者協會,先后圓滿完成了全省永州站“心得樂”助學募捐活動、“愛心圓夢”助學捐款活動、“一對一牽手助學”活動、“比苛愛心助學”項目,幫助寒門學子完成求學夢想;他倡導關愛抗戰老兵,為永州市124名抗戰老兵建檔立冊,幫助他們安享晚年;他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身邊的每位朋友,為弘揚永州的雷鋒精神添光加彩。
把愛給需要幫助的人
曾令平第一次接觸公益事業是2004年的冬天。他和朋友們去了兒童福利院,看到那里的孩子大部分生活都不能自理,吃飯都靠喂,上廁所也要人幫助……當時的永州還沒有公益組織,他只能邀幾位身邊的朋友去福利院幫孩子們洗衣服、洗被子、曬床墊,帶消毒液給院子里的每個角落消毒。在曾令平的策劃和組織下,每個星期都會有人來福利院看望孩子,有人專門陪孩子做運動、聊天,教他們唱歌,給他們做心里輔導;有人負責搞衛生,讓每個星期天都成為福利院孩子們的節日。
2008年汶川地震牽動著無數同胞的心。曾令平經過與永州市紅十字會溝通,市紅十字會授權他組織社會募捐活動。在朋友的支持下,他于當年5月20日組織了50名志愿者發動為災區同胞募捐的活動,短短半天的時間,就募集到7.2萬元善款,這在永州之前的社會募捐中是沒有過的。災區一直在下雨,急需衣被。曾令平自己當時在做服裝企業,廠里剛剛做了一批衣服準備出口,他沒有多想,直接就把價值15萬元的衣服捐給了災區人民。
曾令平于2010年開始關注貧困孩子上學問題,通過幾年不斷走訪,共核實貧困家庭350余戶,并通過宣傳、發動、吸引愛心人士,幫助貧困學生116名,累計籌集、發放助學款物價值達58萬元。持續的關愛和物質幫扶,使那些貧困地區的孩子們能安心讀書,身心健康成長。
有些學校在比較偏僻的山村,條件非常艱苦,為了能改善學校教學條件,曾令平四處找朋友化緣,給學校送去了床、冰箱、熱水器、鍋碗、文體用品、電風扇、課外書籍,還給新修的學校安裝了窗簾等等。只要孩子們有需要,他就會努力想辦法完成。對于曾令平來說,看著孩子們能安心讀書就覺得什么都值了。
倡導關愛抗戰老兵
9月8日,中秋節前的最后一個周末,曾令平和志愿者們像往年一樣來到零陵區接履橋鎮的抗戰老兵唐涎渭家里,給老人送上月餅、食用油等中秋禮物和生活物資,給老人做一頓飯菜,陪老人聊聊家長里短。
“端午、中秋、生日、過年,每年至少四次。最開始志愿者少,我們就一天跑一個縣區,現在志愿者多了,我們就近關懷,持續不斷的關心抗戰老兵?!痹钇浇榻B,隨著時光流轉,抗戰老兵一年年老去,健在的抗戰老兵已是耄耋之年,為了能幫助和改善抗戰老兵們的生活,2011年,他同大家一道對轄區內的124名抗戰老兵登記在冊,把每個老兵的家庭情況和英雄事跡都做了詳細的記錄。他帶領團隊的志愿者們四處奔波,在慈善總會的幫助下為抗戰老兵募集善款60余萬元,物資價值近50萬元,改建危房4棟??箲鹄媳蟛糠侄继幱谄У纳酱?為關愛他們,曾令平每年行車近萬公里以上。
把愛的種子灑遍人間
曾令平在不斷參與公益活動過程中漸漸認識到,對社會弱勢群體的關愛,個人的力量畢竟太微弱,要讓社會上更多的愛心人士加入到公益活動中來,把愛的暖流匯聚到一起。2014年9月,他在永州市慈善總會的倡導支持下成立了永州市慈善志愿者協會,擔任主要活動負責人。在他的帶領下,大家齊心協力擰成一股勁,圓滿地完成了全省永州站“心得樂”助學現場募捐活動,共募集了378多萬元助學款。2015年又成功舉行了“愛心圓夢”助學晚會,現場募集助學基金260余萬元,同時還開展了“一張廢紙獻愛心”活動和“一對一牽手助學”活動。
“這兩年,我被單位派駐到寧遠縣三聯村駐點扶貧,工作更忙了,參與志愿活動的時間少了,也越發地感受到組織的重要性?!痹钇浇榻B,永州市慈善志愿者協會成立后,他們就著手志愿者隊伍和活動的常態化、規范化建設。經過幾年的發展,隊伍愈發成熟壯大?!澳壳懊總€縣區都成立了轄區的慈善志愿者協會或者分會,有了這一張覆蓋面廣的志愿者網絡,各種慈善活動的持續性就更好了?!?/span>
目前,永州市慈善志愿者協會現有注冊志愿者1219人,通過自主發起或承接其他公益組織發起的慈善活動,持續開展著“愛心圓夢”“關愛抗戰老兵”“暖陽工程”“免費午餐”等10個公益項目,服務領域涉及助老、助困、助學、慈善公益服務等。
“我只是一個普通的市民,做了我應該做的事情,談不上精彩,還需繼續努力。為了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大家為愛奔跑起來吧!”曾令平正以自己的行動,踐行著自己的慈善理念,帶動更多的人將慈善志愿活動變成新時尚。
作者:唐斌